欢迎您访问赣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网站! 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网站浏览辅助工具

今天是: 天气:

【信丰县首届残疾人就业之星】王嘉辉:“喜憨儿”们的璀璨星空

发布时间:2025-08-19 信息来源: 赣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作者: 浏览量:


事迹简介

王嘉辉,男,2008年3月出生于信丰县西牛镇中星村,自幼被确诊为唐氏综合征,在家人和社会的支持下,他不仅掌握了生活技能,更萌生了帮助残障伙伴就业的梦想。2025年3月,在信丰县残联的帮助下,父亲王福宝筹集20万元创立了喜憨儿洗车中心,带领21名“喜憨儿”员工共同就业。他们创新采用“颜色分区管理法”简化流程,并根据伙伴们的残疾类型和能力特点进行科学分工,建立起“基础工资+阶梯奖励”和心理辅导等机制。不到半年,这家由21名“喜憨儿”组成的特殊洗车中心,以专业的态度和细致的服务,赢得了车主们的认可和尊重。王嘉辉的“就业之星”,不仅是他的个人荣誉,也是“喜憨儿”们共有的勋章。

一束光照亮一片天空

王嘉辉,男,出生于2008年3月,自幼被确诊为唐氏综合征,他的成长之路布满荆棘:幼年体弱多病、多动难安,求学之路更是辗转艰辛。但父亲王福宝并没有放弃,“我得做他的拐杖,就算爬,也要陪他走出条道来”。这份如山的父爱,支撑着王嘉辉在信丰县特殊教育学校度过了8年的时光。

当看到王嘉辉从特教学校毕业后面临就业无门的困境,以及其他残疾同学有同样忧虑的时候,这位父亲心中的小爱升华为大爱,他敏锐的察觉到孩子们专注摆放矿泉水瓶时眼中闪亮的光芒,毅然决定不再只为嘉辉谋划出路,更要为这群被社会边缘化的“喜憨儿”们搭建起一个共同成长的平台。一家人凑齐20万,说干就干!这朴实话语的背后,是倾家之力为21个孩子托起希望的决心。他们理解孩子的特殊,包容成长的反复,用智慧和耐心引导孩子适应工作、融入集体,照亮了“喜憨儿”们心里不被触及到的角落——这一束光,名叫尊重。正式挂牌那天,嘉辉指尖沾上红墨,踮着脚轻点“憨”字的最后一笔,那枚红色的印记,恰似为梦想烙上了一颗朱砂痣。

群像印记:喜憨儿们的集体肖像

走进喜憨儿洗车中心,最动人的不是机器的轰鸣,而是那份专注的面容与默契的协作。这里没有“特殊”的标签,只有一群为了“把车洗干净”这个共同目标而努力工作的青年。

无论是操作高压喷水枪,还是擦拭车身内饰,叠放毛巾等等,每一个岗位上的伙伴都全神贯注。嘉辉擦拭车标,他会认认真真地转着圈擦很多遍;小郭叠毛巾,可以摆放的整整齐齐;小赖擦完内饰,总不忘在杯架上摆一片的清香的小叶子。这些在外人看来或许微不足道的细节,是他们表达专业、追求极致的独特方式,他们眼中紧盯着手里的工具和眼前的车辆,那份纯粹的专注力,直抵洁净的本心。当一辆车驶入,无需过多的言语指令,洗车小组便会默契的上前,各司其职。肢体灵活的伙伴操作设备,动作或许不如常人迅捷,但那份稳重与认真,让水流与泡沫仿佛有了韵律;负责清洁内饰的伙伴,都会小心翼翼的避开每一个缝隙,反复擦拭,直到整洁如新;接待的伙伴,脸上堆着真诚的笑容,用不够清晰但充满热情的声音喊着:“老板好!欢迎光临!”“慢走!”。

洗车间里常能听到欢快的笑声,完成任务的成就感、拿到工资的喜悦、伙伴间简单却真诚的互动,都让他们在这里找到了久违的归属感和价值感,曾经被认为“什么都做不好”的孩子们,在这里找到了被需要、被尊重的感觉。刚来时像“野蛮人”的小米,如今不仅把车洗得有模有样,人也变得有礼貌了;小钟爱上了这里,连妈妈喊他回家都不愿意,喊着“我要上班,我要洗车”;还有曾经会因为小事打架的孩子,如今更珍惜这份工作机会,懂得用遵守规则来维护这来之不易的家。对他们而言,洗车不仅仅是一份工作,更是尊严的起点,也是融入社会的桥梁和彼此温暖的避风港。

前路漫漫,行则将至

嘉辉的梦想是“当好店长”、“把车子洗好”、“买一辆新单车”。其他伙伴的梦想或许更简单:能一直在这里工作,能多洗几辆车,给家人买点小礼物,这些朴素的梦想如同点点星光,照亮他们前行的路,也温暖着每一个见证者的心。当嘉辉第一次将自己亲手挣的工资叠成小方块递给父亲时,那句“爸,我挣的!”不仅是嘉辉的骄傲宣言,更是向这个世界宣告他们的价值。

但前路并非坦途,部分顾客仍有疑虑:他们是否能把车洗好,会不会损坏车辆等,这些都需要时间和努力来打破偏见。还有场地租金、耗材成本等等,洗车中心目前仍面临着挑战。然而,困难和挑战并没有磨灭这群追梦人的希望,嘉辉“就业之星”的荣誉,像一针强心剂鼓舞了团队的士气,孩子们对工作的热爱和珍惜,是他们克服困难最强大的内在动力。每当傍晚,夕阳的金辉洒进洗车房,映照着他们认真挥手送别顾客的身影和被擦得亮丽的车窗,那一刻,所有的汗水与坚持,都化作了照亮未来的点点星光。

结语

王嘉辉和他的“喜憨儿”伙伴们,用行动诠释了生命的韧性与尊严的力量。他们不再是“被照顾者”,而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;他们不再是社会的“边缘人”,而是努力融入社会、创造价值的贡献者。这里不仅是一个就业场所,更是一个关于平等、尊重与希望的生命课堂。他让我们看到,残疾并非人生的枷锁,在爱的支撑、社会的包容和自身的奋斗下,每一个生命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,绽放独特的光彩。

【榜样力量】

王嘉辉和团队用双手证明:残疾并非人生的终点,而是另一种奋斗的起点。他们的故事,是“弱有所扶”的生动写照,更是新时代青年自强不息的真实缩影。

采访专栏

喜憨儿洗车中心的日常工作是什么样的?王嘉辉在团队中扮演什么角色?

王福宝:他在这里洗一下外表,擦一下后备箱,还有给客户接待等这些工作,比如说客户要倒车,他就在旁边帮人家喊停,然后还会喊:“老板好,欢迎来到喜憨儿洗车中心”这些话。我也给大家安排了时间表,他们是分两批来上班的,但是唯独嘉辉我没有分,我让他每天都要来这里上班,把他当做一个小店长来进行培养。

喜憨儿洗车中心开业后,嘉辉将工资叠成小方块递给您。这个瞬间对您意味着什么?

王福宝:看着他们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一点微小的收入,我们的心感到非常的欣慰,因为我们上次也是把工资发给这些孩子的家长,这些家长都还是表示很认同的,因为毕竟这些小孩其实很难赚的了钱,我们的宗旨一直都是认为,只要他们能把自己的生活搞好,能分担父母一点义务,可以赚一点钱,这就是父母最大的愿望。